在云变革时代如何跨准步伐,对创业企业而言十分重要。
全世界的数据都呈现出爆炸性增长。在摩尔定律下,加上第四次技术革命后产生的计算能力的爆炸,数据成为一个增长非常快的元素。
2020年会有40ZB数据产生。其实在2015年,中国已经有8.5ZB数据,占全球数据量的22%。这意味着现在企业活动、人民消费生活等和国内生产总值(GDP)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增长速度都比不上数据的增长。
与数据急速增长相对照的是,云也会快速增长。目前,SaaS(软件即服务)业务的增长远远超过其他部分的增长速度,阿里云、华云增长速度超过了300%,冠绝全球。PaaS(平台即服务)和IaaS(基础设施即服务)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,数据增长也非常惊人。
提高基础架构的自动化程度
云计算在几年前是很时髦的名词,不谈“云”好像就落伍了。然而,对企业而言,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云计算?
83%的首席信息官(CIO)考虑将云计算IaaS作为企业基础设施的一种,10%的CIO将IaaS云服务作为企业优先默认的基础选择。
混合云增长十分显著。混合云介于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,或者把私有云托管在公有云上都可称之为混合云,现在全球对混合云的接受度已经很高。
我认为,初创企业的系统最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提高基础架构的自动化程度。
比如,原来花一个月时间搭建基础架构,进行变更管理,再经过测试后才能投入使用。现在,能否在几天,甚至几个小时内就可实现变革?在公有云环境中,实现目标比较容易。私有云却牵扯很多方面,特别是把传统IT和新需求、新产品结合时,挑战更复杂,要考虑的事情更多。现在,无论是做私有云,还是公有云,或者做新的架构,都在考虑如何提高基础架构的自动化程度。
云计算也经常面临“交付”。
当然,企业所有的产品都面向交付,云也是一种交付。不过,云没有那么复杂,没有一定用什么才是云,或者虚拟化才是云,只要它是用一种新型的、方便的、快速的模式把服务交付到用户手上,同时,它又是按照使用计费即可。
从企业搭建的IT架构看,企业一开始做的是虚拟化,要做资源池的管理、统计等,这些工作围绕着一个目的开展——改变交付方式,让使用、调用或者获取资源变得十分便捷。
另外,对其计费和成本核算按照“使用”进行,这是云的本质。如果要实现这个目的,其实已经有很多自主开发或者开源的云平台,包括最近流行的Docker云平台,从技术上看,大家希望得到标准的IaaS或PaaS,但是不会迷信或者盲从国际上的开源社区或联盟。
企业面对什么样的云计算
企业需要面对什么样的云计算?初创企业的特点是其业务在开始时就需要快速迭代、投放市场和进行测试,然后可能马上面临爆发性的增长,进入第二个阶段后,如果跟不上节奏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。
所以,面对云的变革或者转型,对于初创企业而言,在对云或IT基础设施的部署中,有许多要考虑的地方。
我的建议是,第一,适应大数据的挑战。比如,现在的市场份额是1%,但是数据的增长很快,数据的利用应该达到什么程度?未来市场份额是扩张、消灭还是萎缩?要以基础逻辑去考虑这个问题。
第二,简化IT架构。应用新兴技术、量的增加、新业务的出现等都会让架构更复杂。在开发和投放产品半年或一年后,初创企业就会面临需要整理复杂的架构问题。所以,我建议在开始时就考虑好这个问题——如何用简化的IT架构实现这些目的?另外,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意保持架构的简化,利用云计算的特点和新技术的应用,降低IT架构的复杂性。
第三,考虑业务的承载。很多初创公司不时会冒出新想法,市场“试水”时则会调整方向,有时一个新想法冒出来,开发、技术和运维只能在后面跟着,产品团队表示时间不等人,只能“奔跑”着应对这个事情,所以要充分考虑多元性的承载。开始做环境准备时,整个流程、迭代周期对传统的软件工程都是一种冲击。以华云公司为例,本身也作了很大改革,在2015年把原来的开发体系全部颠覆,采用敏捷性的做法。其实华云公司采取行动时已经算比较晚,很多互联网创新的企业其实做得更早,早已利用云计算的特性提升公司的业务、产品的敏捷度。
来源:中国科学报
聚焦云计算,扫描二维码,关注HostUCan云计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