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易新闻:算法之外,仍然需要有态度的新闻

Carrie| 2016-07-27 访谈 评论数( 0 )

对自媒体而言,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

内容分发上,自媒体处在黄金期,各大平台给自媒体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接入机会,但反过来,黄金期也意味着平台期。拥有庞大头部阵容的成熟型内容平台,在流量分配上,对新生力量的成长是种冲击,前期的红利基本被吃完,商业变现一直未出现明朗的模式。自媒体要持续发展,就要不断有新的平台出现,而自身经历生生死死、新陈代谢。

4月份,网易也公布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——网易号。将自媒体和本地化战略做了结合,同时重点接入直播。

网易将自媒体生态归纳为六个字:小互动,大影响。门户时期,网易积累的互动基因——无跟帖,不新闻,本身就已经有比较活跃的受众参与度。据统计,2015年,网易的跟帖数量约10亿个。与同类型新闻产品相比,网易的评论,趣味性比较突出。前端新闻互动基因延续到自媒体平台,为网易号形成互动工具箱。光有评论还不够,网易将直播、问吧等权限也给到了网易号,意在将底层的内容生产权限打通。

我们希望借助对网易传媒副总编章丰的采访,了解在众多自媒体平台涌起后,一个看似乱哄哄,内容却充满繁荣和生气的多元化媒体时代,新闻客户端和老牌新闻资讯类媒体,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生态,比如自媒体、直播、VR;同时,大数据时代,算法智能化与专业化团队运营激烈碰撞,基于用户兴趣的分发与媒体价值观之间又将如何取舍;围绕信息内容这个核心的两端,热闹非凡的媒体形态和刁钻古怪的受众,究竟如何唱好这台戏。

当下的媒体特点:去中心化、富媒体化、热点切换频繁

无论是新闻报道的题材,还是新闻样式,切换的周期越来越短,媒体业正处在一个加速度的进程中。

章丰把这种现象称为“富媒体化”。众多内容生产人群出现,与原来的媒体属性相比,内容生产方突破传统媒体的边界,表现形态更加丰富、立体。原创媒体、聚合媒体、分发媒体所面对的素材包括图片、文字、视频,加上大热的直播,行进中的VR。其中,文字和图片的呈现体量越来越小。传统媒体时代,用户的阅读都是中心式,看头条和要闻。现在,用户的习惯变为订阅式的个性化阅读,无论是微信公众号、一点资讯这类的渠道,还是新闻客户端,订阅长尾端的小频道成为一种常态。

这样,生产者也就面临着去中心化,由专业化、精英化的情结变为在平台上,用人格化的形象做个性化生产。

网易现在的新闻运营思维,被总结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里。坐标系原点区域是作为品牌媒体生产的头部内容,满足大众的热点阅读,受众“地无分南北,人不分老幼”。随着受众阅读沿着兴趣和地理维度的展开,纵轴上随着话题不断细分,各类垂直内容的阅读受到追捧;横轴上伴随地理精度的不断提高,人们对本地化新闻的贴近性和及时性的需求不断增长。沿着地理维度的下沉几乎是目前各家资讯类客户端共有的重点布局,内容向二三线城市下沉,地方站迅速发展。移动终端成为最重要的阅读载体后,地理位置正成为最重要的阅读场景。

未来的新闻客户端:既有头部的重大热点新闻,也有身边的个性视角

沿着这两个维度,网易认为最后要提供给用户的资讯会形成广谱覆盖,有能够体现群体意识的公共热点,也有普通民众感兴趣的个性视角。

两端兼顾,最难解决的是生产能力。像网易这样有千人规模的编辑团队,发展了十几年的新闻媒体,也很难覆盖所有受众的所有需求。网易将自媒体生态做了升级,并在全国重点城市展开了网易号本地战略的系列发布之旅,网易号,已经成为网易自媒体生态和本地战略升级的综合解决方案。

可能没有比多元化更合理的媒体生态:态度依旧在,只是更包容

包罗万象使得内容生产族群数量剧增,“小编”队伍的扩大,也给平台带来新课题。

包括门户在内的传统媒体生活在一个训练有素的体制里,但“态度”是个太宽泛的词。自媒体与平台间的合作也有略显尴尬的时候。章丰强调,对于网易,“态度”依旧在,只是更包容。

网易号的前端入驻,其实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“美好”。也因资讯类的客户端,对阅读起点会有更高一层的要求,审核前需提供3篇原创文章。入驻后,网易设计了成长体系,互动榜单,算是奖罚分明。根据订阅数、发文数、评论数等,通过五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名,然后沿着账号体系成长,越往上也就意味着奖金池和权益越丰富。

目前网易号的接入量大概在七千左右,年底预计将超过两万个。七千个号被分门别类后打包给网易的编辑审核,术业专攻,能够减少有价值的号被遗漏。在数量的增长上,网易无过多要求。他们的追求是在内容的生产上形成有特点的群落,同时有专业氛围的自媒体生长环境,帮助他们获得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成长基础。

直播为什么火?技术与人性的合谋

除了提供生态环境,网易将直播的权利开放给了自媒体。

技术对直播,就像在搭积木,几乎把其成为快捷新闻样式的所有基础条件都提供了,比如,手机摄影、宽带、用户逐步培养的新生活习惯等,当然也包括平台分发能力的提升。但章丰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性的驱动。人对新闻事实、新闻细节永远有贪得无厌的需求。从文字到读图时代、到视频兴起,到今天的直播,乃至未来的虚拟现实,正是受众从时间上、空间上、细节上不断逼近新闻现场的历程。今天,当设备、带宽、平台和产品陆续到位,直播作为新闻大戏的主角,才刚刚登场。

所以,生产者也是顺势而为。网易把直播作为网易号在地方运营的一个重要卖点。大家都聚焦在直播上,虽然看上去不谋而合,其实是行业选择的必然。

直播变现模式:打赏+流量广告+原生内容收费

当直播变成新闻生产领域中的标配,变现问题就是谁都绕不过的坎。

目前,娱乐领域形成的打赏机制,未来或在严肃新闻领域适用。其次,依靠流量收入,但基于大流量广告售卖的模式面临变革,同时直播流量获取广告收入,也要有客户端的商业体系做支撑。第三,原生内容收费。随着音乐流媒体付费,视频网站会员制逐渐成熟,有理由相信今后文字版权市场机制会更加健全。

无论算法精确到什么地步,一家媒体都要有它的价值观、中心化处理和原创团队

分发离不开对核心用户数据的算法和分析,几乎是每家标配。如何摆脱同质化?章丰坦言,资讯媒体在用机器把推送变得更加智慧前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目前,很多推送机器算法解决不了,只改了标题,过几天又会刷出同条新闻。人工智能正将新闻推送变得更聪明便利,同时也意味着受众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,警惕自身视野的窄化,甚至落入“信息茧房”。 当然,这并不代表是对人工智能的否定,算法需要变得更精确,机器需要更智慧,但无论算法精确到什么地步,我很认同章丰说的“一家媒体一定要有它的价值观、中心化处理及原创团队”。这一部分,成本更高,且让你既爱又恨。但恰恰是这点,对媒体才是最有价值的。喜欢网易新闻的人,恰恰因为他鲜明的媒体属性和价值观。

态度意味着:独立思考并包容别人

包括报纸、杂志等老牌媒体的专业能力,不是短时间就能建立起来的,虽然中间也做了无效的事情,但慢慢积累起来的媒体品牌、认知度、价值观,很难在朝夕之间被替代或复制,这就是媒体的核心价值。同时,老牌媒体也在改变,探索新的受众习惯,采用不同的分发、呈现形式等。

网易有个直播栏目叫“霸着网易总编辑办公室那只喵”,单纯直播网易员工从边上工地收留的一只流浪猫的日常。对不喜欢猫的人来说,索然乏味;对喜欢它的人,却是一种享受。但是作为一个平台级的媒体,会给这些多元化的媒体资讯提供共生的环境。同样,在争议颇多的网易跟帖中,网易为来自不同地区,持有不同观点的普通人营造了一个多元包容的意见生态。也许,这才是网易“有态度”三个字的真正意味:独立思考并包容别人。

来源:eNet

标签:

聚焦云计算,扫描二维码,关注HostUCan云计算

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间帮助分享推广,猛戳这里我要投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|注冊

暂无评论